法國人或歐洲人都幾歲離開家裡?
這個問題對亞洲人來說,可能很奇怪?
畢竟在傳統觀念裡頭,「三代生活」,祖,父,子均健在,還同住屋簷下,都是相當正常的事情。
在亞洲,尤其男性,常常一肩擔起照顧家中父母責任,即便成家立業也仍在家伺候父母。
但在歐洲,普遍父母卻是盼望小孩能早點離家獨立。
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,到底歐洲的小孩都幾歲就離家,自己搬出去住?
首先,讓我們來看一部2001年的法國電影 « Tanguy »。
電影男主角Tanguy 為家中獨子,父母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:「你這麼可愛,如果你想,你可以一輩子都待在家裡。」
於是到了Tanguy 28歲時,貴為巴黎政經學院,以及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的教授,精通中文和日文,有著高收入,卻仍與父母同住。
他非常愛父母親,認為他們是聰明又開放且慷慨,能讓他自由做自己的爸媽。
但看在Tanguy父母眼裡,卻對他越來越惱火,尤其是Tanguy的早出晚歸,或是把家裡當旅館一樣的進出,還帶女友回家親親愛愛。
於是Tanguy父母決定使勁辦法,並且百般羞辱他,要趕他出去住。
期間還面臨,Tanguy實在無法忍受孤獨,常常打電話回家。
經過百般折騰,最後Tanguy爸媽終於成功。
但Tanguy並沒有因此怨恨父母,他跑到了大陸,與當地人結婚生子。
Tanguy更寫信給爸媽,邀請他們去大陸探親。
Tanguy父母這才發現,原來在華人家庭裡頭,年輕子女與父母同住,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。
到了2019年,此部電影又出了續集,看著父母從享受兩人世界,接著看到四五十歲的兒子,被老婆拋棄後回歸家裡的震撼……
於是又得想盡辦法重新把兒子趕出去……
電影 « Tanguy » 的關係,後來還被電視台 還被做成報導
根據調查,歐洲小孩離開家的平均年齡為26歲,並且依國情,文化,及性別而有所不同。
Source : Eurostat
以法國來說,25-34歲仍與父母同住的比例為13.5%,平均離家年齡為23.7歲。
鄰國義大利則有超過50%的人仍待在家中,平均離家年齡為30.1歲。
而在瑞典,小孩離家平均年齡則為18歲又6個月;
但在克羅埃西亞,平均則是31歲又8個月才振翅高飛。
看得出來即便是歐洲人之間,也會出現13歲的極大懸殊。
這數據顯示出,除了文化因素之外,就業機會也是主要差異之一。
由於2008年之後的經濟危機而導致高失業率,讓年輕人更難實現經濟獨立及負擔住房成本,導致在東歐及南歐國家的人,與父母同住時間增長。
但相反地,在平均離家年齡為21.1歲的丹麥,人們鼓勵孩子們從青春期就開始獨立,不論是打零工或爭取獎助學金,都有助於實現自主生活。
而就性別來看,除了瑞典以外,多數男性也比女性更晚離開家裡,原因不外乎是男女不平等待遇,以及男性通常較女性晚三年結婚等。
Source : Eurostat
但以上這份數據,同時間也被年輕族群追求更高學歷,以及市區房屋租金提高兩大因素影響著,而光是租房預算就佔了學生生活費的百分之70。
根據另一份調查顯示,
2019年,30歲以下,10人當中就有6人仍與父母同住。
是2016年的兩倍以上。
甚至更有40%的年輕人,不知道何時自己才能真的獨立生活。
但在這些與父母同住的年輕族群裡,
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幫忙約200歐的家用支出。
整理完這些,歐棒君就想起,剛來法國不久時,
聽當時在德國工作的法國朋友說:「我爸退休以後要把房子賣掉,買艘船去環遊世界。」
便問朋友:「那你以後回巴黎怎麼辦?住哪裡?」
朋友笑回::「會有辦法的。」
當時的歐棒君對這件事情感到相當不可思議
因為在亞洲,通常父母都會為了孩子,能留房產就留,自己賺得都給孩子。
但在法國,八九不離十仍舊是個人主義大於任何事情,讓歐棒君感覺起來事件非常有趣的文化差異。
而歐棒君身邊的朋友也大多跟父母同住到25,26歲左右,賺了一點錢後才自己搬出來住。
所以其實幾歲離家,歐棒君覺得倒也沒這麼一定,畢竟每個人的人生規劃本來就不同啊~
如果大家有什麼感想,也歡迎留言告訴歐棒君唷
文/Wen
原文出自 Ouest-France
前期回顧